<acronym id="sg6km"></acronym>
<sup id="sg6km"><center id="sg6km"></center></sup>
<rt id="sg6km"><small id="sg6km"></small></rt>
<acronym id="sg6km"><center id="sg6km"></center></acronym>
<acronym id="sg6km"></acronym>
<rt id="sg6km"><center id="sg6km"></center></rt> <acronym id="sg6km"><small id="sg6km"></small></acronym>
<acronym id="sg6km"><small id="sg6km"></small></acronym>

廣東開平實施“兩個辦法”重抓電鍍污染等環境問題

 分享到:
日期:2016-6-23  閱讀770次

翠山湖園區高標準規劃,具有完善的雨污水管網設計,杜絕企業偷排現象,嚴把環保關。

今年7月,開平市政府正式頒布實施了《開平市環境保護“一崗雙責”責任制暫行實施辦法》和《開平市環境保護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兩個辦法”)。近日,開平市環保局受開平市委、市政府委托,舉辦了新聞發布會,就“兩個辦法”相關情況答記者問。

在新聞發布會上,本報記者與開平市環保局副局長司徒煒東進行了深入對話。

A

開平在江門地區率先出臺“兩個辦法”

問:《開平市環境保護“一崗雙責”責任制暫行實施辦法》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是指各鎮(街)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翠山湖管委會和開平市有關部門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既要履行職務對應的崗位業務工作職責,又要履行環境保護工作職責。

各鎮(街)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翠山湖管委會和開平市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環境保護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環境保護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分管環境保護工作的負責人對環境保護工作負綜合監管領導責任;其他負責人對分管業務工作范圍內的環境保護工作負直接責任。

開平市環境保護局對全市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各鎮(街)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翠山湖管委會和開平市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環境保護直接實施監督管理。

開平市人民政府每年初向各鎮(街)、翠山湖管委會和開平市有關部門下達本年度環境保護目標任務后,各單位應當細化分解、抓好落實,確保實現年度考核目標。

問:《開平市環境保護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是指環境保護工作嚴格實行屬地管理和“一把手”負責制。對有環境保護職責的本市各鎮(街)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開平市直單位的領導成員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工作職責的行為,由任免機關或監察機關予以追究責任。

問:開平市出臺“兩個辦法”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兩個辦法”,首次對開平各鎮(街)、翠山湖管委會和各部門,以及開平各鎮(街)、翠山湖管委會和各部門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下達了環境保護工作的義務、責任,對環境保護行政過錯進行責任追究。

“兩個辦法”的出臺,是開平市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就是說,環境保護工作,不再僅僅是開平市政府和開平市環保局“兩家人”的事情,而是各鎮(街)、翠山湖管委會、各部門“全家人”的事情了。

而且,開平市出臺“兩個辦法”,在全省來說,是為數不多的幾個縣市之一。在江門地區來說,開平市更是“先行一步”。

B

環保工作“重心下移”是大勢所趨

問:“兩個辦法”對鎮(街)、翠山湖管委會、部門來說,提出了什么樣的具體要求?

答:環境保護一崗雙責辦法明確了開平市的33個部門和各鎮(街)、翠山湖管委會相應的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如鎮(街)、翠山湖管委會的職責主要有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協助做好轄區內環境監察和環保行政執法等7項;33個相關部門也有各自職責范圍內的環境保護工作職責。

問:“兩個辦法”出臺前有否征詢過各部門、鎮(街)意見?各部門、鎮(街)反映意見如何?

答:我們在制定“兩個辦法”的時候,已經征求了各部門、各鎮(街)的意見,各部門、各鎮(街)也提出一些非常好的建議,經過充分研究,相當一部分得到接納采用,我們在這個基礎上對“兩個辦法”進行了完善和修改。

“兩個辦法”經過了開平市政府常務會議、黨政班子聯席會議研究、審定后通過,再由開平市府辦在2015年7月印發。

問:“兩個辦法”出臺的背景如何?

答:出臺兩項制度是當前環保工作“重心下移”形勢的必然要求。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黨的十八提出的一項重要內容,黨中央提出,要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立系統完整的制度體系,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法治化、制度化。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強化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的要求,對問題突出的地方追究有關單位和個人責任。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重視、加強領導,紀檢監察機關、組織部門和政府有關監管部門要各盡其責、形成合力。

C

“兩個辦法”比新《環保法》更嚴

問:今年1月1日,號稱“史上最嚴”新《環保法》實施了,今年7月1日,重新修訂后的《廣東省環保保護條例》也實施了。如今,開平市也出臺“兩個辦法”,與新《環保法》、《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比較,有哪些更嚴厲的措施?

答:“兩個辦法”是根據新《環保法》和新《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的。關于環境保護責任,新《環保法》和新《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都僅籠統的規定了相應的法律義務,并沒有具體化,也沒有與之相對應的法律責任,而《開平市環境保護“一崗雙責”責任制暫行實施辦法》和《開平市環境保護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恰恰是對上述兩者的細化和明晰。其中《開平市環境保護“一崗雙責”責任制暫行實施辦法》規定了各鎮街辦事處、翠山湖管委會和市有關部門相應的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而《開平市環境保護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則明確了不履行或者不正確履行環境保護工作職責,鎮政府(街道辦事處)主要領導,包括環保、發改、國土、規劃、住建、水務、衛生、農業、安監、市場監督管理、消防等各級相關行政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以及各相關人員的追責情形。并且,針對我市目前存在的相當一部分環境違法排污企業與村級土地出租行為未受到監管而導致的環境問題,《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還專門規定了對村黨組織、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領導成員及相關責任人、受益人、委托管理的人的過錯責任追究。

可以這么說,“兩個辦法”在開平轄區范圍內,是對新《環保法》和新《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的具體化,明確規定了負有相關環境保護工作職責的單位或個人,不履行相應職責時所要承擔的責任,切實在環保領域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真正建立“層層抓落實”的機制。

問:開平市為什么要出臺這“長牙齒”的“兩個辦法”?有什么現實需要?

答:出臺“兩個辦法”是積極應對開平市環境現狀的迫切需要。開平市過去長期以來粗放型的增長模式形成的產業布局,排污企業數量多,特別是三大支柱產業食品、水暖衛浴和紡織化纖均為污染物排放量較大的行業,且企業數量多而分散,我市列入國控重點企業38家(其中重金屬26家),約占江門地區一半。另外,還有大量的小型企業分布在各鎮、村。目前,我市環境執法人員不足,鎮街一級環保機構建設滯后,對監管形成了較大的壓力。

特別是去年底,省電視臺曝光了月山鎮污染問題之后,暴露了我市環境監管的薄弱環節,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省環保廳領導和江門市分管環保工作的市領導都對我市加強環境監管工作提出意見和要求。經過調研,借鑒佛山、順德等先進地區的經驗,制定環境保護“一崗雙責”責任制和環保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度等制度,對各職能部門和基層鎮(街)、村(居)委會的環保責任進行明確界定和規范,是貫徹落實中央精神,根據我市實際而作出的舉措。

D

“六招”加強

環境監管

問:新《環保法》實施后,有哪些措施進一步加強環境監管,嚴懲違法行為?成效如何?

答:我們主要是采取六大措施。

一是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對環境違法行為“全覆蓋,零容忍,明責任,嚴執法,重實效”,切實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重點針對超標排污、違法建設項目“三同時”等違法案件,專項整治金屬熔鑄、實心粘土磚生產、生活垃圾填埋場及其它群眾投訴強烈的突出環境問題,今年1-6月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72宗,關停關閉環境違法企業14家。

二是扎實開展環境保護執法大檢查工作。今年3月起,市政府組織開展了全市重點污染源環保執法大檢查行動。執法檢查采取了抽查、明查、突擊檢查等方式,重點檢查電鍍、鉛蓄電池、皮革、印染洗水、造紙、化工等重污染行業;涉危險化學品重點環境風險隱患企業;涉及群眾信訪反復投訴的企業等,全面覆蓋全市120多家重點排污單位和建設項目。第一階段檢查發出現場整改通知20多份,檢查出違反建設項目管理規定的環境違法行為9宗,違法排污行為2宗,均已依法立案查處。

三是加強部門的配合聯動,形成環境執法合力。充分利用《開平市環境保護一崗雙責責任制暫行實施辦法》、《開平市市環境保護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實施的有利契機,明確各鎮(街)和有關部門環保工作中的具體工作責任,各地各部門各司其職,密切協作,形成標本兼治、源頭防控的局面。加強鎮(街)與部門合作,形成執法合力,加大對違法排污、違法建設行為的專項稽查。在具體的監管執法中,環保部門與公、檢、法部門配合,做好“兩法”銜接工作;對需要關停的企業,及時提請市政府審批關停,有關部門及時采取停止供水、供電、供地等措施。建立“公安+環保”聯合執法的長效機制,對涉嫌構成環境犯罪的案件,及時依法移交公安部門立案偵查,今年1-6月移送6件。

四是全面清理違法違規建設項目。一要加大對建設項目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力度,對違法違規建設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嚴肅查處“未批先建”、“未驗先投”等違法行為。今年1-6月,共立案查處“未批先建”、“未驗先投”建設項目38宗。二要進一步完善環評審批程序,做好環評信息公開工作,構建陽光審批,根據環保部環評信息公開指南的規定,對項目環評審批、竣工驗收進行信息公開。三要開展自查自糾違規插手環評審批行為,完善環評管理相關制度,構建環評領域反腐倡廉機制。

五是繼續大力開展畜禽養殖場整治。狠抓大沙河水庫等飲用水源保護區周邊環境的整治工作,制定了相關整治計劃,采用政府補助的方式動員養殖戶關閉搬遷養殖場的辦法,今年上半年13家養殖場已簽訂拆遷補助協議書,準備進行拆遷工作,剩余的22家將在今年下半年全部關閉。

六是加大環境法律法規學習和宣傳。組織環保管理人員、企業負責人等環保工作者學習新《環保法》及四個配套辦法、新《廣東省環境保護條例》、《關于查處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的指導意見》等相關環保法律法規,通過電視、報紙、社區宣傳活動等多種形式,宣傳環保政策。通過組織學習和媒體宣傳,既提高政府各部門、全社會的環保法治觀念,形成學法守法用法氛圍,推動新環保法等環保法律法規落到實處;又督促了企業嚴格自律,守法經營,收到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 電鍍工藝新方向----納米電鍍
下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
新聞動態
聯系方式
  • 電話:0663-3671555
  • 傳真:0663-3675168
  • 手機:15975169855
  • 郵箱:gdyinma@126.com
友情鏈接
国产精品无圣光一区二区